首页 > 城镇规划 > 行业资讯

《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3》发布 北京综合排名15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2 15:09:31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昨天上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口发展研究所联合发布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3》。报告显示,在兼顾资本枢纽和创新中心功能的国际城市体系排名中,中国内地三大金融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世界排名迅速提升,北京综合排名第15位。

昨天上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口发展研究所联合发布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3》。报告显示,在兼顾资本枢纽和创新中心功能的国际城市体系排名中,中国内地三大金融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世界排名迅速提升,北京综合排名第15位。

    蓝皮书提出“创新塑造国际城市2.0”的年度主题,认为城市创新纬度主要在于智慧发展、协同创新与包容性创新,相应涉及城市战略、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城市生态、城市治理和城市空间等诸领域的创新。报告构造了一个兼顾资本控制和创新中心能力的“国际城市2.0“ 的70强排名,中国内地城市上海和北京入选,分别排在11位和15位。

    但蓝皮书指出,虽然上海和北京入选70强,但均表现出创新驱动力贡献明显小于资本驱动力贡献。在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间上海和北京在强调资本枢纽功能的排名中分别攀升17个和20个位次,最新排名达第9位和第10位,但在强调创新驱动能力的评价中均在20名开外,以至于拖累了综合排名未能进入前10强。这提示中国主要城市下一步的主要精力应投入创新领域。

    同时,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第11期的排名中,北京位列26名,较第一期排名上升10位。综合各期GFCI排名情况发现,中国是唯一有三个城市(不含中国香港、中国台北)入围全球金融中心前20位的国家。在三大金融中心城市即上海、北京和深圳的实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金融领域的国际影响也在快速提升。

    蓝皮书指出,长期以来,国际城市的实践主要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经验基础上,关于国际城市(也有称为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研究多将其概括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以及交通枢纽等,更多是强调其国际枢纽的控制功能和服务功能,而对创新驱动能力的关注极不充分。在2。0时代的国际城市发展中,创新已然作为核心功能进入国际城市的能力建设体系,但创新能力的纳入并非对于资本控制能力的替代,更大程度上是作为新的驱动力与资本驱动力共同丰富国际城市的发展生态。新兴市场城市同老牌国际城市的主要差距已从资本控制能力转向创新中心能力。北美入选综合排名70强的13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的创新中心功能的单项排名明显高于资本枢纽功能的单项排名,反映了北美城市整体上进入创新驱动活跃阶段;34个欧洲入选中有21个的创新中心功能单项排名明显高于资本枢纽功能单项排名,反映欧洲国际城市也已跨越转型的门槛。专家认为,本世纪的第一个10年间,亚洲城市在资本控制能力方面提升显著,但创新中心能力仍显著落后,成为影响综合能力的短板。专家指出:中国内地城市上海和北京入选国际城市70强的第11位和第15位, 但均表现出创新驱动力贡献明显小于资本驱动力贡献,中国主要城市下一步的主要精力应投入到创新领域。

    中国内地3大金融中心城市世界排名飙升

    在昨天发布的《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3》中称, 中国内地三大金融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世界排名迅速提升。报告提出,上海、北京、深圳中国三大内地金融中心目前已经跻身于全球金融中心之列,其中上海自第6期至第11期持续排名全球前10名之列;北京、深圳的名次在近几期的排名中均有一定的跳跃性,但总体排名还处于中上游位置。

    “这反映出随着中国实体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金融中心在国际上的地位也相应有所体现。”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表示,“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发布在亚洲地区各个国家中,中国是唯一有三个城市(不含中国香港、中国台北)入围全球金融中心前20位的国家,在三大金融中心城市实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金融领域的国际影响也在快速提升。”

    但报告同时也指出,2012年三大城市的排名、得分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可能与股票市场低迷、经济指标下滑、资本项目管制等因素有关。

    “但从长期看,短期的下滑并不能改变中国内地金融中心城市崛起的趋势。”屠启宇表示,根据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11的报告分析,得分下滑对于亚洲地区来说不过是长期增长趋势中的一个小插曲,受访者普遍认为,亚洲金融中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外汇管制的原因,也有一些受访者对金融中心能否在中国内地成长表示质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