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推荐|画道文心---刘万鸣先生国画作品欣赏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20125)评论:(11) 收藏:(0)
中国绘画,赖于哲学,依于笔墨。历经数千载,博大精深。以西代中,纯属呓语,破碎之言,如嚼白蜡。
刘万鸣
  刘万鸣1968年生于河北静海,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委,中国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获2012年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家提名奖”   出版与著作:   《刘万鸣画集》《名家技法——刘万鸣》   《刘万鸣作品集》《最具升值潜力的画家——刘万鸣》   《艺术典藏——刘万鸣作品》《画道文心——刘万鸣·书画小品选》   《刘万鸣作品》《刘万鸣画集》   《中国画论》天津古籍出版社   《中国画论》河北美术出版社(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教材)   作品欣赏:   余自幼喜画。二十岁弄笔墨,至今以国画面世人,二十有五载。其间临古迹、摹自然,废纸三千,能成其画者,余不敢言,但内心深感作画已占去余生命之大部。寻觅闲静,安抚心灵,此画册八十幅小品之由来正源于此。   绘画乃闲情逸致之抒发,笔墨确乎娱人娱己。若仅以娱人娱己为易事,若欲明事理,通阴阳,美教化,助人伦,则难矣!   然作画愈久,困惑愈深。长年累月,笔墨技法之娴熟,精神思想之空乏,知与情,形与神,矛盾相戈。。。。。
大寿图 45×31.5cm 纸本设色
  余静心独悟,反省自身,洞见深浅,深知作画并非单纯自娱,而重在明理。宋苏东坡,文政一身,政见不群,阅历卓然,坎坷多难,其绘画事真识多见,其书法敦厚俊意,其诗文浩然磅礴,凛凛然大丈夫也。唐颜鲁公,刚正不阿,心正不邪,行为端正,性情奔放,其书法,法度森严,厚重雄强,端正平整,大气磅礴,雄秀独出,余每读其祭侄儿书,常泪涌眼目,盖气所至也。东坡曾言,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之能事毕矣。清郑板桥,勤谨从政,同情于民,其纸下之竹,自然流露,清新可爱,挺拔不屈,后人谓之心中之竹也。诸如几家,其作品之容量,广度,深度,非至于娱人娱己笔墨之目的,乃关乎民族之思想,之文化,之意识,之情感以承载。
秋风真元气 72×34cm 纸本设色
  故画技并非紧要事,只有“肤浅庸俗之流,徒知悦目为,工细之上”(傅雷)。   绘事,笔墨趣味人生境界作画二十余年,常为此沉思,时而趋重于此,时而趋重于彼,如此辗转增上,循环紧进而不已。所幸期间未辍读书,虽多重画理画论,鲜博览群书,亦免于随俗浅薄内,画不盲目,想不空想,此余之大幸也。然就人生之问题,烦闷不解。东西文化比较之问题,百人千面,公婆各理,杂乱无章,遂走入中国之哲学。   孔子之大,在于仁乐合一,道艺穷极,善美谐和。庄子之大,在于大美不言,大桥若拙,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故近求气韵、意境、境界之中国画,何止于笔墨之趣哉!
遒枝玄猿 72×34cm 纸本设色
  中国绘画,体现气韵,乃越线条之上精神之意境。情人华翼《画论》云“画无精神,非但当时不足以动目,亦不能历久,而精神在浓处,犹在淡处”。凡画,气韵皆游于心。气韵乃画者人格之修养,人格之再现。三日不动笔,尚可敷衍,“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黄庭坚)。   余常想,为人一生,异于鸟兽一生,作画虽应有功名于我如浮云之心态。然心底时常涌出人生之箴言“君子疾没世而名不显”。以清高明世,终不离“名声”二字。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心居清高,名流千史。赵孟頫仕元,希冀于将自己之学识用之于国,亦如此也。若言文人书画之功利所在恐在于此,达则兼济天下,不达则独善其身,以其身体现社会之价值。
神猿 45×31.5cm 纸本设色
  天下之事,知其己然不知其将些者,众人也,因其己然而将然未然,逆而知之,非能识远虑者不能。苏东坡,颜鲁公,赵孟頫,黄宾虹,徐悲鸿,皆为后者之人杰,知事变穷达理。人又曰:燮理阴阳,为笔相事,自然政事如此,绘事亦不例外。   余何时写出令人肃然起敬之作,于古人相言相依肩,以图画留予后人,忧郁侵蚀余心怀,力量驱使余进取。余坚信,于绘画,于明理,于人生,漫漫远兮之求索,终将恍然有悟,明阴阳之变灿然有变,至于本画集八十余幅小作,笔迹随心,略晓阴阳,只期许同道共享,以安抚心灵为盼!
睡猿安逸45×31.5cm纸本设色
玄猿畅秋图30×47cm纸本设色
  艺术家感言:   中国绘画,赖于哲学,依于笔墨。历经数千载,博大精深。以西代中,纯属呓语,破碎之言,如嚼白蜡。   民族掘起,关乎文艺,绘画之本,成一教化,助一人伦,实为精神之食粮,实为民族伟大复兴之动力。   中国汉唐,高标文艺,深沉敦厚,雄奇博大。宋人绘画,瓜熟蒂落,华妙夺人。   昔文圣人康南海,近现代绘画之父徐悲鸿,皆痛骂当世之画衰败极矣。激扬文字,若冷水浇背,然二人高颂汉唐,力推宋人,心灵真率,褒扬无际。我辈当深思之!   当今中国,世之大国。盛世之际,文物丰富,书画之风,尉为大观。当代画家,当以研习传统为先,生活为本,外来艺术为辅,借古开今!   研习传统,即接汉唐雄奇博大之风范,体现我中华民族深沉包容之气概。大气磅礴。唯我独尊,舍我其谁。承袭宋人华妙深邃之技法,写尽自然之神韵,尽精微,致广大,写真入妙,写意入理。   生活为本,即尊生活为常理,写山必以真山为粉本,写人必以真人为粉本。境者由情而生,依情而造。合情合理,不囿于物。   外来艺术,即以博大包容之胸襟,海纳百川之气概,将其融之,化之,而为己之。正如佛教之中国化,佛画之凹凸法,皆贵于融,贵于化。   对传统之继承与研究,对生活之关注与感受,对外来艺术之融之化,借古开今,将是中国绘画走向前景的唯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