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鉴赏】图文带你了解京剧文化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5-08-10 16:53:06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京剧被视为中国国粹,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京剧并非由单一的曲种留传而来,而是对多种曲种进行了吸纳融合。
  京剧被视为中国国粹,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京剧并非由单一的曲种留传而来,而是对多种曲种进行了吸纳融合。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八旬寿辰,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艺术》合订本1980年
戏剧唱本折页·民国
《燕霓堂戏报集》·民国
《关岳戏出大观》·民国
《名伶秘本京调大全》·民国
京都三庆班京剧脚本·民国  
  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如生活中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确定脸谱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的基础。脸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是实际生活的放大、夸张。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
拔·当代
笙·民国
二胡·当代
月琴·当代
笛子·当代
唢呐·当代
  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为了适应新剧目的需要,京剧的场面中还引进了西洋乐器。
中提琴、小提琴·当代
黑管·当代
  京剧行当的划分,除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和社会属性(身分、职业)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分类。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当中人的本来面貌出现的,而是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加以若干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
《霓虹关戏画》
郝寿臣用过的蟒袍·民国
马连良戏装《四郎探母》·民国
马连良戏装《甘露寺》香色改良蟒·民国
马连良戏装《甘露寺》团龙蟒·民国
马连良戏装《借东风》灰色暗花法衣·民国
马连良戏装《清官册》红官衣·民国
马连良戏装《临潼山》深黄色男大靠、靠旗·民国
马连良戏装《将相和》金相貂·民国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傅谨评价说:“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它是‘地方戏时代’出现的最重要的剧种,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 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超越了特定地域审美趣味的昆曲而言,它更多地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相对于昆曲所代表的文人士大夫趣味,它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京剧的剧目系统更充分体现出其历史叙述的民间性或曰草根特性。”   (本文图片来自首都博物馆展出的“京剧文化”,转载有风险,盗图需谨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