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缘何接连青睐亚洲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2 15:40:28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今年日本建筑师坂茂斩获本年度普利兹克奖,成为第七位斩获此奖项的日本建筑师;截至今年,普利兹克奖已连续三年把奖项颁给亚洲设计师。近年来—— “普利兹克”缘何接连青睐亚洲?

坂茂设计的蓬皮杜新馆艺术中心王澍获普利兹克奖的作品——宁波博物馆
  日本建筑师在思考最原始的主题——建筑为什么而建、为谁而建  不知大家读到“被倒塌的建筑杀死的”时,心中是否一激灵,反正我就好像被人抽了一鞭子。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于是建筑为什么而建,为谁而建就成为问题。恐怕每一个建筑师都不会为杀人而建筑,但是……  如今,纸板教堂已经成为新西兰坎特伯雷地震后基督城重建的象征,坂茂用创造性和高品质设计来应对破坏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极端状况。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坂茂在50多个避难所内建立了1800个纸质隔间,使居住其中的家庭有了更多的隐私。“通过杰出设计,来应对高难度的挑战,坂茂扩展了建筑师这一职业;他使建筑师能够参与政府、公共机构、慈善家及受灾群体之间的对话。”这是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对坂茂的一致赞誉。而我要说,坂茂让建筑回了家,为什么及为谁而建都有清晰的答案:建筑应该关怀人。  关怀人的还有伊东丰雄。在四十年漫长的设计生涯里,伊东丰雄创作了一系列将概念创新与建造精美相结合的建筑,作品涵盖图书馆、住宅、公园、剧院、商场、写字楼及展览馆等诸多类型,普利兹克奖的评委们说他是一名“永恒建筑的缔造者”,称赞他“将精神内涵融入设计,其作品中散发出诗意之美”。  伊东丰雄的建筑同样从遗憾出发,设计出更舒适的空间。他说:“当一栋建筑完成后,我会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于是它转化成我挑战下一个项目的动力。”因此,没有两幢伊东丰雄建筑看起来是完全一样的。没有相同的美学风格;没有预设主题的宣言。你甚至永远也不能确定伊东丰雄下一步将做什么,因为他总是想用极简主义手法消除“常规理解”,创造出可以与空气和风相媲美的轻盈建筑。  在伊东丰雄的眼里,“自然界极其复杂而多变,其系统是流动的,但建筑则一直在试图建立更为稳定的网格系统。网格系统风行世界各地,因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就海量的建筑。于是,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同质化。”伊东丰雄试图通过对网格的微调,寻求一种方法,拉近建筑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间的关系,让人更好用,就像开放并自由组合的仙台媒体中心内部空间那样。  伊东丰雄同样关注人、关怀人。他与其他日本建筑师一起投身地震海啸救灾,一起提出为幸存者设计“共有家园”社区。他说:“救援中心内没有隐私,也几乎没有足够的伸展和睡眠空间,而仓促搭建的临时住房仅仅是一排排的空壳: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这些都是艰难的生活条件。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尽量微笑,并且因地制宜……在极端情况下,人们聚在一起分享和交流——这是最基本的社区的动人情景。同样,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建筑的原初,以及对社区空间的最低限度的塑造。一名好的建筑师能够让这样粗茶淡饭的空间变得更有人情味,让它们多了几分美丽,更舒适一点。”  伊东丰雄眼里,“共有家园”概念向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质疑。他说:“在现代时期,人们最重视建筑设计的原创性(一己的、设计师个人的)。因此,最原始的主题——建筑为什么而建以及为谁而建——已经被抛在脑后。当人们失去了一切,建筑设计到底应该做什么?‘共有家园’可能只是一些纸管的桁架和一些软隔断的布帘,但它会引导人们去思考:建筑为谁而设计。”这与坂茂“更应该为经历自然灾害后失去住所的人们设计一些更好的东西”的观点高度一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