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中央美院卓凡:现代设计中的达芬奇密码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43044)评论:(11) 收藏:(0)
卓凡,师从雕塑家隋建国,新“黄金比例”审美的倡导者,专注于达芬奇艺术的研究,从事现代造型语言、机械装置、活动雕塑艺术等的创作。
    我们过去一直以为达·芬奇只是一个艺术家,从来都不知道他其实也是一个科学家。艺术家不应该是狭獈的,他应该也是一个社会责任的承担者,这种承担可能是推进技术或者为科技提供某种暗示和预言,这个预言艺术家可能实现不了,他可能会发问,最终由别人去实现。或者是一种社会批评,像《蒙娜丽莎的微笑》,其实不在于油画多高明,而在于他把美归到人性上了,之前美一直只在宗教里,只在圣母的脸上出现,他让这个美出现在一个普通人的脸上,这种光辉是对整个文化的批判,所以他一直站在文艺复兴的浪尖上。
  --卓凡
卓凡
    卓凡简介     师从雕塑家隋建国,新“黄金比例”审美的倡导者,专注于达芬奇艺术的研究,从事现代造型语言、机械装置、活动雕塑艺术等的创作。自2008年以来,举办过“自动•全自动”“食言者”“机械复制时代的人工装置”“我要拈花”“我要推开”等系列个展,已发表论文35万字,著有《罗丹画论》《艺术自动化--达芬奇的工作路径与思维方法》《雄狮后庭花》《黄金大比例--达芬奇的身体密码》《机械复制时代的人工装置》《食言者》《我要写字》等论著。 2010年作为当代重要艺术家入选中国艺术档案,多次登陆中央电视台。作品被捷克共和国总统官邸及多个重要国家元首、皇家及政要收藏。曾获陈设中国--2009晶麒麟金奖,捷克共和国--2010先锋艺术金狮奖,天鹤杯--2012院长提名奖。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捷豹-速度

    密码一:达芬奇的科技思维 机械活动装置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不仅制造了蒙娜丽莎密码般的微笑,同时还做了大量的机械。实际上,达芬奇是在用一个科学家的思维在思考艺术,用科学的严谨来创作艺术。“机械活动装置”这种源自文艺复兴的艺术样式,是卓凡在对达芬奇的机械艺术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十几年的积累而研发出的成果。学术界认为,它的出现为对达芬奇的艺术在机械方面的研究和创造填补了空白。

异体•异在  

    卓凡用现代设计反映了机械对人的入侵与异化,人已经变成了机械的附属物。卓凡的这种机械设计实际上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一种抵抗,他想要向人们传达的是“自我的主体性”,通过这种“主体性”来实现对现代社会“异化”的抵抗和改变,从而上升为社会经验,创造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态,那就是机械活动雕塑。

对视

    密码二:达芬奇的审美核心 “黄金大比例”     东方的祖冲之曾经提出“勾股定理”,用数据的形式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中的“气韵生动”;西方的毕达哥拉斯以及音阶的发现,也说明了世界是由数据组成的,数据间的比例关系能产生美感,进而产生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在长期的实践和总结中,发现并提出了“黄金大比例”,用比例作为内在的审美尺度,表现美感。

    卓凡正是用数据研究艺术,用艺术的范畴来表现机械。这种机械包括汽车、甚至人类机械化的语言、机械化的微笑,它们被现代社会所异化,充满矛盾与冲突,他用古典的智慧与审美体现了对当下的忧虑,这种忧虑的本源来自于对于人类的“爱”。

喘息

    密码三:达芬奇的机械启示 “艺术自动化”

    卓凡在研究达芬奇机械装置的同时,结合了现代装置的许多特点,运用“电”等现代动力源,使这些装置在展览时实现了自动运作的方式,被冠以“艺术自动化”的美誉。机械时代是全面自动化的时代、复制的时代,卓凡通过自己独特的思考,创作出了符合这个时代的艺术作品。

幻影

    密码四:达芬奇的身体密码 视网膜中的“幻影艺术”

    幻影,在这里指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的笔记的书写方式--只有在镜子中才能看懂--是一种反向的书写方式。达芬奇告诉了我们一种另类艺术的表达方式,把真实用某种方式嫁接给虚拟,就是幻影!

幻影

    幻影雕塑,可以理解为三维虚拟之立体造型,指的是看似绝对真实,却是无法拿捏得得到的立体雕塑。卓凡运用虚拟的立体镜像,把达芬奇注视蒙娜丽莎的那一瞬间的所想体现给大众,大众所能感受到的,可能是惊喜,可能是温暖,这一刹那的感觉化成了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

AK47之泡沫时代

    编辑结语:很感谢卓凡先生接受《非常设计》的专访。在我看来,卓凡先生不是一位典型意义上的艺术家,他深入研究了文艺复兴的大师列奥纳多•达芬奇,思考“黄金分割”与现代创作的关系,他通过现代机械构建了自己的艺术语言,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追求,阐释了他对艺术的理解。他把艺术这门抽象的学问研究得具体透彻,用数字和比例来解释艺术,表现艺术。他的创作都是掷地有声的、有理有据的,在他的艺术世界里,一切都清晰明朗。他始终强调在设计中要坚持“智慧”、“爱”、“永恒”, 他的艺术追求从来不曾模糊,其实何止是艺术,卓凡先生向我们传达出的,更是对社会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是他所说的“大爱”,就像达芬奇,用智慧来体现大爱,用爱来创造永恒。

推荐文章:王刚-建筑设计应该发扬文化精髓           建筑师曹晓昕获奖作品--中软总部大楼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