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专访陈冬亮:中国工业设计的先行开拓者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5-07-06 16:28:20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他虽然不是设计师,但是却引领中国工业设计,走过了最难的几十年,也见证了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他意识前瞻、视野开阔、思路敏捷、业务精湛、管理出色,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
  他虽然不是设计师,但是却引领中国工业设计,走过了最难的几十年,也见证了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他意识前瞻、视野开阔、思路敏捷、业务精湛、管理出色,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成为中国工业设计领域的先行开拓者之一。本期《非常设计》嘉宾——中国设计红星奖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主任陈冬亮 ,带我们走进他的工业设计之路。
中国设计红星奖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主任  陈冬亮   
  以下文字节选自【非常设计】专访陈冬亮:中国工业设计的先行开拓者
  非常设计:提到工业设计,有两个国家不得不提,一个是德国,一个是日本;您早些年曾经带队去日本工作过,能讲述一下您当时的工作经历吗?
   
  陈冬亮:我们说的现代工业设计,最早起源于德国。在上世纪2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大批量的生产规模开始,这个时期生产了很多比较冷漠的很机械化的产品。很多设计师当时在思考怎么把设计艺术和工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实际上最早的工业设计的教学是从德国的包豪斯兴起的,后来经过不同的发达国家的努力,不断注入本国的文化,使得他们的产品更加深入人心。所以像您刚才提到的日本的工业设计,其实他在创新上更多的是靠开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是上个世纪90年代去的日本,它在适应性的创新和制造业的质量方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很高的管理水平也让我在两年的日本工作学习当中受益匪浅。
 
  非常设计:您认为工业强国有哪些共性,您个人是怎么理解工业设计的?
 
  陈冬亮:我们说到工业设计,不得不说一个基本的概念,工业设计是把工学、美学、经济学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对产品进行设计。一个国家工业化最大的基础就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制造业。比如捷克,他的汽车制造业非常发达,就是因为有很雄厚的机床制造业的技术支撑。所以不但是德国、日本、美国等我们所知道的国家,还有捷克等我们所不熟知的国家,他们的制造业依然是他们工业设计的基础,这就是他们的共性。
 
  非常设计:您个人是怎么理解设计的?
 
  陈冬亮:其实设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当人们为了战胜自然想方设法的去制造一些工具,开始使用石器,打磨石器的时候,这个过程与其说是制造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设计的过程。可以说设计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我们今天说到的工业设计,是把制造交给了机器,设计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成为了一种职业。
 
  非常设计:您是怎么看待中国的设计教育的?国外在设计教育上又有哪些做法?
 
  陈冬亮:我们国家的设计,其实也很早,就像清华的土木工程,建筑设计,都是从很早就有了。从建国以后的设计,包括人民大会堂十大建筑的设计,都凝聚着很多设计师的幸勤劳作。从实践中,设计是很早就有的,只不过设计教育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更多的人们所认知。工业设计在我们国家起步相对较晚,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是1995年成立的,是推动工业设计上的科技创新和加强技术进步的一种举措,这在全国还是比较早的。在今天,工业设计已经发展的非常大了,这是一个长足的进步。
 
  首先,国外的教育体系和我们不一样,设计其实也是这种背景下生存的一个专业领域。其实最重要的,我们不是在技能上的差距,而是在思维创新能力上的差距。比如说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我们的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马上去想怎么解决问题,会有什么结果,而西方国家有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最后并不注重结果是否唯一,你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更被老师看重。
 
  非常设计:您回国后不久就成立了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您为什么对这个行业如此坚持?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现在获得了哪些成就?
 
  陈冬亮: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其实是北京市科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的,他们认为我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从我个人的爱好来讲,我从小就喜欢绘画,动手能力较强。所以我只是从我喜欢,然后可能那个也适合我的这个方向来接手从事了这个工作,不过不想一干上它,就喜欢上了它,一干就是二十年。
 
  当时我们建立了一个工业设计的“梦工厂”,你带着创意来,透过“梦工厂”开发出产品,同时“梦工厂”开也可以让人们通过它看到这些工序,理解工业设计是什么。我们还做了三件事,第一是孵化企业,让一些小企业进来。第二是做了一个包括3D打印和渲染的科技条件平台,做成了中国第一个3D打印的体验馆,为工业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证。第三是做了一个学生的社会培训,增加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还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的支持下,由我们中心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等共同发起了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给予设计产品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和评价。
 
  非常设计:那您刚才提到的红星奖和西方的一些设计奖项有什么不同之处?您设想它的未来会怎样?
 
  陈冬亮:其实奖项已经成为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一个成功的路径,这在各国的实践中都得到了验证,所以红星奖和西方的一些设计奖项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相同性。那么不同性就是设计的本土化,每个设计我们叫它“器以载道”,产品透过他的产品设计的本身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每一种文化的不同使得我们的奖项所承载的方向性的东西和内涵也是不尽相同的。奖项的制造和标准的制定以及它在国际平台上的导向作用和它的内涵,都是我们红星奖的生命力所在。
 
  红星奖的未来一定是在互联网的思维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思维下,在实现中国人的伟大梦想的思维下去发展它的未来。让它通过网络不断的贴近百姓、企业、设计师,成为一个平台,让很多设计师通过它有更好的发展。
 
  非常设计:在您看来,当下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是怎样的?
 
  陈冬亮:今天中国工业设计的局面,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局面,就是大众创业。很多的工业设计被大家认同,而我们在中国建立一个这么大的工业市场让很多人去需要设计,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的思索,好的设计不是通过喧闹的环境中不断的通过演讲来激发的,要潜下心做设计。
 
  非常设计:您曾经讲过“一个好的产品是带有故事的”,那像中国的产品如何提高自己“讲故事”的能力?
 
  陈冬亮:我所说的“器以载道”,道就是你的思想,就是你要讲的故事。比如人们设计的锥子形的纸杯,就是提醒我们节约用水,也让我们不会到处乱放。还有快餐厅的椅子设计的不那么舒服,人们可能坐一下就走了,这就满足人们对于快餐的需求。等车的公交汽车站,在外面设计几个栏杆,这个栏杆就是可以让人们站在那里可以靠住腰部。所以这就是透过一个简单的设计来规范人的行为,实际上你讲出的道理,人们会挖掘和享用它,你不断的把这些透过你的设计讲给人们听,其实是在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的同时,在人们精神文化的层次共同和人们规范行为。
 
  非常设计:您认为未来的“物联网”化是一种趋势吗?面对这种趋势,传统企业怎么转型?设计师又该怎么应对呢?
 
  陈冬亮: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人不应该作为设计的奴隶。今天我们所说的好的设计是要方便人们的生活,是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还是说智能化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方便和条件,这点我都觉得是有一个界限的问题。比如说手机,人们通过它获得愉悦,它现在已经相当于一个信息、娱乐、交友的终端,但是我们是不是透过了这么智能化的东西真正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也导致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减少,这种情况我觉得也不是设计师的初衷,也不是科技的走向。
 
  我觉得企业的转型,党和国家已经指明了很明确的方向。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的转型是十分艰难和痛苦的,其实我去了外地看过一些传统企业,他们的老板很敬业,每时每刻都在学习,但是也很茫然,这就是他们主观上想转型,但是客观上遇到了转型的障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工业设计协会、机构和政府组织更应该搭建这种平台,然后积极的引导他们,给他们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和资讯,联络更多的用户,帮助他们进行产业规划。
 
  设计实际上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设计师需要系统的分析人们的需求,怎么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设计师最好知识面要杂,可以对接社会上更多的资源,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然后设计师的思维不要固化在一个点上,要具备创新性的思维,既有严谨性,更多的还要发挥他的感性的艺术上的思维。
 
  非常设计:郎咸平曾经说过“全球工业4.0之后,中国的制造业将全线奔溃。”您赞同他的说法吗?而工业4.0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呢?
 
  陈冬亮:工业4.0是在一个更高级别上,提倡工业和制造业上升到新的台阶。我觉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经济体,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世界这么大的规模,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很多国外的设计师来到中国,因为他们觉得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前几天听说国外的人又帮助中国设计了一个什么奖项,我就觉得为什么中国的标准需要国外的人来制定,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你怎么去引领发展。德国有德国的4.0,我们有我们的制造业和创新体系。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都表现他们在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所作出的贡献。
 
  我觉得工业4.0给中国带来的就是刺激和竞争对手。这种同质化的竞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学习追赶的榜样,同时也让我们有危机感,让我们奋起。中国的优势是人多、市场大、需求大,中国遇到的危机反过来讲对设计师也是好事,正是给他们很大的提升空间。而现在一些设计师也被大趋势要求要了解新科技,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对人们的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科学要多方位的了解,这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提高了。
 
  非常设计:您认为今天针对设计师个人的创业来讲,他与资本的合作模式会有哪些创新点?
 
  陈冬亮:今天国家也在提倡实体经济,我们的制造业都属于实体经济的范围。但是这里头既需要实体经济,同时虚拟经济,像交易和金融都可以支撑他的发展。你想把一件事做好,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要从全产业链上思考问题,发现需求后,怎么生产?怎么制作?还需要一些资金的投入。创造一个更大的需求市场,这对设计师来讲很重要。
 
  非常设计:您对未来有什么计划吗?
 
  陈冬亮:我最想做的就是把工业设计在系统性和理论性上做一些探索,这种系统性和理论性不是说要著书立说,而是透过工业设计的发展再思考,通过感知上升到理性,透过理性指导我的实践。我需要在这上面做一些提炼以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