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培训与活动

中央美术学院《居住+》课题成果精彩呈现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22095)评论:(11) 收藏:(0)
中央美术学院联合课题展《居住+》,将旧建筑改造和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两个课题联合。以下为央美室内设计专业三年级同学的参展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课题展《居住+》近日在中央美院展出了18位学生精彩的作品。《居住+》展示了建筑学院室内设计专业“旧建筑改造”与“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两个课题的教学成果,主要围绕“旧城更新”选择四合院胡同一处具体的场地,进行从建筑到室内的整体设计,探讨当代社会环境下居住业态新的可能性,并回应旧城社区的诸多问题。以下为央美室内设计专业三年级同学的参展作品。指导教师:韩文强、杨宇、崔冬晖。   课程基地
  作品介绍   1.三角森林/Triangle Forest——刘璇(方案详情请点击)   面对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基地狭窄的空间,希望提供尽量多的公共空间,通过植物作为媒介使人们在当代城市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同时进行活动和交流,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外围构造出整体的构架支撑结构从而自然形成种植植物的实体盒子,内部四个类似于空中四合院的磨砂玻璃居住盒子和在外围构架中的透明玻璃连廊形成连贯的虚空间。这使得整个建筑具有透明性,消隐于街区中。植物盒子作为实体,植物又作为半透明物质让整个建筑的构架尽可能消隐。为街区提供了一个半实半虚的自然空间。
  2.巷角·雨落——徐静一(方案详情请点击)   ——四位文艺工作者的合租房   在满足艺术家自我的创作及生活需要的同时,提供与街坊四邻公共的艺术交流平台,带动“静”胡同里的人对“闹”的公共艺术的接纳与参与,使这块灰色地带变活跃。   ——“闹静间”的建筑   闹:周围如簋街、南锣等公共的,面向大众的,艺术多元化的,人来人往的场所。   静:东四十一条58号这块本身处于城市灰色地带的,安静的,较私密传统的,人少匆匆的角落。   “闹静间”的:1.于外部环境来讲,它是链接公共场所与私密胡同的“中间性”建筑。2.于建筑内循环讲,它是四个住户私密创作与公开讨论的“中间性”建筑。
  3.街道放映场——穆怡然(方案详情请点击)   胡同居民缺少一个可以停留、休息、交谈、玩耍的公共空间,于是我将“广场”概念引入至胡同改造之中,与此同时赋予其一个影剧场的功能定位,希望这个空间能够更多的服务于胡同居民,剧场上层为青年旅舍,它将为胡同带来形形色色的外来人。在这个10米×10米×10米的空间中,本地人与外来人之间的交流是设计的重点,如何能够让二者之间产生有趣多样的交流方式也是我主要思考的问题。
  4.城市中的栖居——罗森(方案详情请点击)   胡同,经历了杂院和城市化的变迁,现已沦为大城市中的历史碎片,城市的游荡者需要寻找属于他自己的栖息地,胡同里的居民也需要一种新的居住形式的引导。   这里,临街的立面向半空悬起并层层递进,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建筑居住部分的墙,门,窗等元素进行重新解读并演绎建构出贴切于胡同环境的私密领域;同时,作为可供彼此交往的公共空间,在胡同(S)和城市(L)之间置入合宜尺度(M:50-80㎡)的通用共享空间,并向社区积极开放,让大家可以直接进来,同时赋予空间的多重含义和满足使用的多样性要求,将人们习惯的内向生活转向符合群体善意的外向生活,通过激发胡同环境的矛盾关系,让其相互嵌套并促成矛盾的相互转换,从而影响胡同环境的生态结构,启动社区活力。   无论对于社区居民或是整个胡同环境还是城市的游荡者这里都将是舒适惬意的存在——诗意的栖居。以近似胡同的形式重新切割胡同,将一种超常的观看和居住体验带入到环境中。即可宁静独处,又可天天与人交往……
  5.胡同客舍——邓晓倩(方案详情请点击)   东四十条,在这样一个并不是热门胡同的地方,会有着热门胡同并不具有的人文情怀和生活气息,这也是促使客人和地域产生联系的契机所在。客人对于胡同的原住民来说,是一个侵略者的姿态,如何把这种矛盾的关系以及不同的文化之间进行转换,我设想了很多种方案,让客人更像是一种文化传播者的姿态来融入胡同。吃饭是每个人生活中必须要经历的一环,所以我选择打开房子的一整层来作为一个胡同食堂,不仅是把房客推出去,也是把外人拉进来,从而让信息与文化通过饭桌进行传递。胡同客舍,并不仅仅是客舍,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桥梁。
  6.积木盒子——李子恒(方案详情请点击)   我的业态定位是一个艺术家短租房,可以同时提供为四个艺术家提供居住需求,并且作为一个开放的社区活动场所,艺术家与居民们在里面发生故事。   艺术家走出去,居民们走进来,让艺术走近生活。我希望我的方案既可以是一个艺术家居住生活的后台,又是一个舞台,同时还是一个看台。艺术家在里面进行创作、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被人们观看,同时艺术家也在里面观看人们的生活。空间的灵活性成了最主要的问题,于是我想是否可以设计一个空间单元,使用者通过自己的需求可以对空间进行再设计,以达到功能需求。所以在既定空间范围内我将空间划分为64个2.5*2.5*2.5的小方块,方块之间即可独立也可合并成组。
  7.漂浮的墙带——张懋(方案详情请点击)   此次课题的场地选址位于一处北京胡同中。北京胡同文化特点鲜明,独树一帜,近年来备受中外艺术家的追捧并作为创作的主题。根据上述现状,课题的业态设定为艺术家驻留项目基地。艺术家在此创作的同时可以深入的观察胡同中居民的生活。北京胡同是由一个个封闭的合院或杂院组合而成的。行走在胡同建筑群中,狭长的街道两旁排列着灰色的砖墙。在这样的视距尺度下,传统建筑的立面便失去了意义。除非采用当地传统的古建形式,否则其他以完整立面围合成的封闭建筑在此环境下势必会显得尤为突兀。因此建筑对周围环境持以开放态度便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设计条件。经过多次取舍斟酌,最终选取“漂浮的墙带”这一元素配合透明的玻璃立面来满足开放态度的条件。墙带本身不但具有普通实墙界定空间的功能,纵向排列下更可以创造出带有趣味性的建筑室内外的视觉效果。墙带配合玻璃的运用使整体产生了漂浮的感觉,建筑成为了传统胡同中的一个轻盈的亮点。
  8.胡同食居——王峙月(方案详情请点击)   基地位于东四十一条胡同,缺少开敞的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为了重塑昔日的邻里关系,所以我提出了“胡同食居”的概念。顾名思义,也就是可以让大家坐下来一起吃饭聊天,并且有着居住功能的场所。选取了自然的木材为材料,通过木构架与花盆搭接方式,引入绿色种植的概念,居民可以在这里吃到自己种植的绿色蔬菜。并且在这里可以享受摆弄花草的意趣,一起烹饪、吃饭、聚集、交流的休闲时光。建筑的外立面也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变化,整体营造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无论对于居民还是对于整个胡同都是舒适惬意的存在,给胡同赋予无限生机。
  9.隐士禅院——骆欣明(方案详情请点击)   隐居一定是在山林中吗?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才是大隐。东四十一条紧邻繁华街区,却颇有大城市中的小世界之感。从这样的人文氛围入手,提出“大隐于市”的概念,为街区提供一个胡同寺庙。   结合禅宗园林以小见大的宇宙观,引入“绳”作为空间元素,作为充满可变性的软墙体,一种“虚”的屏障以划分实体空间,同时强调建筑与人身体和感官的互动。   隐士禅院为禅修人士提供小周期居住修行,同时僧人们要面向社区提供禅修课程、讲经布道、节日时也会有祝祷祈福活动。对外,是置身社区生活之中的修行;对内,是寻求自我与内心的修行。
  10.疗愈合院——栗韵清(方案详情请点击)   从外地来到北京接受大医院治疗的术后患者与看护作为外来者介入到胡同原住民的生活圈中,融入或模仿胡同里原有的生活状态,不作为弱势群体,而是用平等的身份与胡同居民和胡同里的失能病人和老人进行交流甚至技能交换。垂直向的升降台,无障碍的细节设计,院子和病房一体化,给病人一个舒适的疗养空间的同时使其体验北京胡同四合院亲近的空间尺度。
  11.“共享+旅舍”——曹宇(方案详情请点击)   这次课题以丰富胡同居民的业余生活为初衷,在满足带有居住性质空间的课题要求的前提上,设计中融入了公共、互动、共享等元素。考虑到场地大小和周围的业态分布,最终将建筑定义为青年旅社。为了满足设计初衷,建筑除了作为青年旅社,同时要设置社区共享空间。社区共享空间包括不同的租户向社区居民传授不同的技能、社区中不同居民共享食物,一起聚餐、共享书籍相互交流等。并形成了青年旅社和社区共享空间并存的建筑体。业主为居民提供活动空间,居民为租户传递胡同文化,租户为居民技能这三者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为社区带来新的活力。
  12.千嶂里微型青旅——李羿霖(方案详情请点击)   建筑打开了靠近十字路口的一角,形成开放的姿态拉近与邻里的距离,让青年旅社成为胡同的中心,为旅客和胡同居民提供一个交流活动平台,给老旧的胡同区带来生机活力。设计主要采用木结构,纤巧细密的柱子分隔了不同的区域,虽为屏障,但却通透而温柔。
  13.巷子——陈姿桦(方案详情请点击)   坐落于北京东四十条上胡同里的青年旅舍。二层与地下均为旅客提供休憩的场所。一层咖啡厅除了一般的营业与为前来投宿的旅客提供了休息及交流的空间外,同时也为附近居民带来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咖啡厅如同整个设计所使用的瓦片,瓦片是将胡同与建筑联系起来。而咖啡厅是拉近了本地居民与旅人间的距离。
  14.胡同客舍——张宸(方案详情请点击)   在胡同这种老北京氛围浓重的街巷,外来者与原住民的矛盾始终存在.胡同客舍的概念来源于筑在枝杈上错落的鸟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客舍建筑形态上是一个放大的旋转楼梯,各个功能的空间植入于放大的楼梯的楼板之间.错层达到视线相通的空间分割保证了外来者与原住民的距离并创造了相遇相识的可能。
  15.背包客栈——胡悦(方案详情请点击)   设计从背包客和胡同老人儿童对空间的使用时间差出发,使建筑在白天黑夜切换不一样的功能状态。在背包客不使用这个空间的白天,这时胡同里的孩子却十分需要这个空间活动。空间的切换主要是墙体的转动和墙面的两面来实现,将家具与墙体结合,使得空间可以收合。在材料上,主要是与人亲近的木材。与不同透明度的外立面结合,使得人、建筑与胡同产生更多的交流。
  16.美食旅舍——文琛涵(方案详情请点击)   一个品尝交流各地美食文化的青年旅社。胡同需要一个向外打开的窗口,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而青年旅社可以利用胡同文化聚集各地喜爱美食和旅行的人。以美食为主题,尝试拉近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的关系,促进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使胡同不断换发新的生命力。
  17.背包客旅馆——明月(方案详情请点击)   建筑面积为10m×10m,限高6m同时下沉4m,业态为旅客,背包客旅馆。其中功能包括:第一层,大厅、1间办公室、阳台、前台;第二层,4个双人房间,每间房间包括厕所、洗澡间、卧室;第三层,厨房、餐厅。
  18.青年旅舍——郑庾美(方案详情请点击)   这是我第一次的展览,所以准备过程有很多的困难,结果不是很理想。但是我的同学和老师一直在帮助我,使我减轻了很多压力,顺利的完成了这次的展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